臺灣哪些地方適合進行碳封存的場域?

作者:陳文山/新碳勘中心研究員/台大地質系榮譽教授

全球已有130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排放,但是當CO2封存捕捉後該到哪裡?

CO2地質封存即是其中之一的關鍵技術。近年來我國也積極推動評估CO2封存場域的調查,然而臺灣位處在弧陸碰撞的造山運動環境,造山帶地殼呈現快速的活動以及頻繁的地震,此極度活躍的地質環境是非常不利進行地下CO2封存,其存在著CO2洩漏的高度風險,何況臺灣人口稠密。因此,以臺灣的地質環境而言較適合的封存方式是將CO2灌注於海域或臺灣西部濱海的海岸平原區底下的未受褶皺變形的地層當中。

尋求適當的CO2封存場域必非一蹴可及的工作,任何場域都必須實際評估的項目,如儲積層(砂岩)與蓋層(頁岩)的深度、厚度、滲透率與孔隙率,以及鹽水層的物理化學性質等等,之後才可以確實獲得長期的儲積量。另外,玄武岩具有高孔隙且大量的氣孔狀構造可作為CO2礦化結晶的儲積空間,且具有快速礦化效果,是異於鹽水層的儲積層。因此,澎湖群島與台灣海峽底下的同時玄武岩地層都可以進行評估的對象。

除了對於CO2封存場域評估的地質因素評估之外,還須考慮捕獲CO2來源地(年排放量>100萬噸的排碳工廠所在地)與封存場域的遠近,其關係於CO2運輸的成本。

以下針對臺灣西部濱海的海岸平原區與澎湖群島進行CO2封存場域的地質風險評估,評估的重點針對:
是否存在儲積層與蓋層及其厚度與深度?
地震與地質構造環境?
CO2主要排放源距離?
聚落距離與人口密度等?
初步評估結果表示具CO2地質封存潛能區域的順序如下:A區桃園觀音海岸→C區中彰–雲嘉海岸→D區嘉南海岸→E區高屏海岸;B區竹苗海岸為耗竭油氣田,目前被排除再利用作為儲積層;F區澎湖群島與海峽底下玄武岩層,建議對此封存方式的技術與地質條件進行研究(冰島已經商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